當前位置: CNMO > 新聞 > 新聞 > 深度 > 正文

2018年度創(chuàng)新旗艦橫評:哪款是你的菜?

CNMO 【原創(chuàng)】 作者:張浩,孔雷 2018-12-24 12:00
評論(0
分享

  何為創(chuàng)新,是石破天驚的驚人創(chuàng)造、還是推陳出新的升級改造?在人類社會千百年的發(fā)展史中,有著太多擁有獨特遠見和想法的人和公司。時間來到了2018年,作為我們與互聯(lián)網(wǎng)、與整個世界連接的重要渠道,智能手機伴隨著我們與整個社會一同成長。在如今的全面屏趨勢下,手機屏幕憑借著強大的力量占據(jù)了手機正面的幾乎全部空間。

2018年度創(chuàng)新旗艦橫評:哪款是你的菜?

  圍繞著全面屏進行的創(chuàng)新,已經(jīng)成為了當今的主流模式。尤其是在同質(zhì)化嚴重的當下,想要打動消費者、讓他們乖乖買單可不是什么簡單的事??磥砜慈?,出路還是 落在了“創(chuàng)新”二字上。今年的手機廠商們在外觀設計方面動了很大的腦筋,劉海、升降、滑蓋紛紛上陣,大家看的也是眼花繚亂。那么,在這些外觀各異、設計精巧的機型中,到底哪款能夠配的上“2018年度創(chuàng)新旗艦”之名呢?

升升降降真魔性,OPPO Find X

  國產(chǎn)大廠OPPO在外觀設計方面一直屬于“輕裝修、重裝飾”,暢銷機型R系列每年光憑新配色就賺了個盆滿缽滿。不過很多OPPO的老粉絲還是十分懷念曾經(jīng)的Find系列,那酷炫的外觀和頂級的配置,OPPO的旗艦機一直是大家心底的期待。在全面屏時代來臨之時,OPPO終于祭出了大招,那就是OPPO Find X。

OPPO Find X
OPPO Find X

  OPPO Find X為了將屏占比進一步提升,采用了一種名為“雙軌潛望結構”的設計。簡單來說,就是將前置鏡頭和各種傳感器隱藏在電動滑蓋上。手機正面沒有了多余元素的干擾,屏占比自然達到了新高度。除此之外,OPPO還采用了雙曲面屏幕,配合高屏占比讓人有一種“呼之欲出”的顯示效果,十分震撼。

OPPO Find X
OPPO Find X

  小編點評:多年不見的機械結構、酷炫的電動滑蓋、安全的3D人臉解鎖,OPPO Find X可以說是近年來少見的、能夠讓人眼前一亮的產(chǎn)品。對于消費者來說,在茫茫機海中能夠瞬間脫穎而出,這樣的吸引力還是很大的。雖然大家都心知肚明,在消費電子品高度一體化的趨勢下,這樣的設計終究只是過度,但是小編相信,你第一次看到它的時候,也一定會發(fā)出“哇~”的驚嘆。

升降第一人了解下:vivo NEX

  說完了OPPO,vivo自然不能不提。同樣作為國產(chǎn)大廠,vivo的做產(chǎn)品的思路上,和OPPO有些不同。vivo是一家將影像和音樂寫在品牌上的手機廠商。X系列在影像方面擁有著十分強悍的實力,尤其是X23上廣角鏡頭+超逆光模式的配合,為手機攝影提供了全新的思路。另一方面,vivo在全面屏的大潮中選擇了不跟隨,一款搭載了升降鏡頭的NEX系列登場了。

vivo NEX旗艦版
vivo NEX旗艦版

  vivo NEX旗艦版脫胎于技驚四座的概念手機APEX,在汲取了它設計精華的同時,還加入了很多實用的功能。vivo NEX旗艦版在探索全面屏的道路上邁出了一大步,突破性地將前置鏡頭做成了電動升降的設計。機身正面沒有了攝像頭的阻擋,屏占比和顏值提升明顯。此外,vivo NEX旗艦版還搭載了屏下指紋識別技術,配合30萬次使用壽命保底的升降鏡頭,可以說是一款非常驚艷的全面屏手機。

vivo NEX旗艦版
vivo NEX旗艦版

  小編點評:vivo NEX旗艦版是首款采用升降結構的智能手機,他所代表的意義是完全不同的。這種先進的思路,為后來人提供了靈感和方向,是同質(zhì)化大背景下一次偉大的嘗試。雖然這種設計不會是全面屏的終極目標,但是社會和科技的進步,需要這種大膽的突破和創(chuàng)新,在這里要給vivo點個贊!

電動手動你愛誰:小米MIX 3

   前面我們介紹了電動升降設計,接下來就到了手動。在電動升降結構推出以后,大家總是隱隱覺得它“容易壞”。國人用手機總是有一些迷思,保護套、貼膜、手勢操作……既然大家都覺得電動結構不牢靠,手動的小米MIX 3了解一下?小米MIX系列一直是黑科技的探索者,第一代產(chǎn)品更是打響了名號,讓全世界的消費者們?yōu)橹潎@。小米MIX 3此次再接再厲,滑蓋設計十分吸睛。

小米MIX 3
小米MIX 3

  從根本上來說,無論是手動還是自動,滑蓋設計的初衷和實現(xiàn)方式基本差不多。小米MIX 3的滑蓋手感很魔性,咔嗒咔嗒讓人根本停不下來,難怪被稱為旗艦機里的“減壓神器”。小米此次將滑蓋與MIX系列的特性很好地融合了在一起,除了更高的屏占比以外,小米MIX 3還多了可玩性與“網(wǎng)紅氣質(zhì)”,拿著它走在街上,絕對會成為焦點。

小米MIX 3
小米MIX 3

  小編點評:其實無論是電動還是手動,他們對于全面屏手機的新思路是共通的。久違了的機械結構,讓人拿在手里不免會有一絲懷念感。小米MIX 3的滑蓋結構很好地將MIX系列的優(yōu)勢發(fā)揮了出來,滑蓋的魔性和科技感與MIX一直以來的產(chǎn)品調(diào)性也十分符合。如果你是一個追求黑科技和新奇設計的用戶,這款手機相信是一個不錯的選擇!

滑蓋遇上屏幕指紋:榮耀Magic2

  榮耀手機在國產(chǎn)品牌中,科技硬實力和審美一直名列前茅。在嚴謹?shù)男蝿菹?,榮耀也及時祭出了全新的“魔法全視屏手機”榮耀Magic2。這款手機和小米MIX 3同時期推出,也采用了手動滑蓋的設計。榮耀Magic系列是國內(nèi)最早在手機上應用AI的機型,第二代產(chǎn)品更是升級為了“智慧生命體YOYO”,一滑、一句,就能輕松玩轉你的手機。

榮耀Magic2
榮耀Magic2

  同為滑蓋手機,榮耀Magic2自然不免要被大家拿來和小米MIX 3比一比。就滑蓋手感上來說,榮耀Magic2手感順滑、段落感中等;而小米MIX 3滑蓋清脆、段落感很大。我不評價哪款手感更好,只能說蘿卜白菜各有所愛。榮耀Magic2此次加入了屏下指紋技術,在解鎖的安全性和便利性上更加優(yōu)秀。

榮耀Magic2
榮耀Magic2

  小編點評:圓潤的設計語言和背部的豎排三攝,處處都能見到榮耀的設計傳承。榮耀Magic2背部的3D玻璃彎曲程度很大,與金屬邊框的邊角結合十分完美。配合十分順手的滑蓋設計,拿在手里總是忍不住想要滑兩下。同樣作為滑蓋全面屏手機,榮耀Magic2也十分優(yōu)秀。順滑的手感配上漸變色背殼、頂級的硬件配上屏幕指紋,你真的不能要求再多了!

反正都驚喜:努比亞X

  說完了升降、看過了滑蓋,讓我們請出最為特別的:雙屏手機努比亞X。說他最特別,并不是因為首創(chuàng)雙屏,而是它采用了前后雙彩屏的設計。以往的雙屏幕手機,背部大多是電子墨水屏,主要負責閱讀場景,或者顯示一些簡單的通知消息。而這次努比亞X的兩塊屏幕,均是彩屏、而且可以進行應用的操作,這就厲害了。

努比亞X
努比亞X

  雙面屏的設計讓手機前臉做到了更極致,更窄的邊框、更小的下巴,努比亞X的顏值的確是目前最優(yōu)秀的隊列之一。除了正面的超高屏占比之外,努比亞X的副屏還加入了護眼功能。這塊屏幕采用OLED材質(zhì),5層防藍光鍍膜,對藍光進行阻隔和反射,從而實現(xiàn)護眼的功能。在手機不離手的今天,這樣的設計的確戳中了我們的痛點。

努比亞X
努比亞X


評審團推薦

推薦人:樊郁冬
推薦機型:努比亞X
推薦理由:努比亞一向擅長先發(fā)制人,且眼光極其精準。努比亞X雙屏設計趕在行業(yè)熱潮之前落地,并能調(diào)教的如此完美,創(chuàng)新意識及實力當之無愧。

推薦人:田雨生
推薦機型:vivo NEX旗艦版
推薦理由:
很多人說,創(chuàng)新是手機發(fā)展的原動力,在這個同質(zhì)化嚴重的時代,vivo采用升降式攝像頭打破這一現(xiàn)狀,為手機行業(yè)指明了前進的道路。

推薦人:張浩
推薦機型:vivo NEX旗艦版
推薦理由:
首款搭載升降結構的智能手機,NEX旗艦版的意義遠遠超過一款手機。在創(chuàng)新方面,vivo一直敢為人先,創(chuàng)新旗艦當之無愧。

推薦人:陳思學
推薦機型:OPPO Find X
推薦理由:
為了100%屏占比的終極目標,各家都在不懈努力。其中OPPO Find X通過雙軌潛望結構,在一升一降之間展現(xiàn)了科技之美,也讓我們見到了全面屏的新形態(tài)。

推薦人:王勃
推薦機型:榮耀Magic2
推薦理由:
榮耀Magic2開創(chuàng)了全面屏手機新的征程,滑屏設計使得它可以做到極高的屏占比,成就了驚艷的魔法全視屏。


最終獲獎:vivo NEX旗艦版

獲獎評語:“第一個吃螃蟹”的人,vivo承擔了前所未有的壓力;贊美與批評齊飛,是每一個創(chuàng)造者都會面對的問題。作為在全面屏發(fā)展路上的探索者和開創(chuàng)者,vivo值得我們的肯定和贊美。從概念機APEX開始,vivo秀出了他的“肌肉”,而NEX旗艦版就是一次實力與美學的完美體現(xiàn)!

分享

加入收藏

網(wǎng)友評論 0條評論
用其他賬號登錄:
請稍后,數(shù)據(jù)加載中...
查看全部0條評論 >
潮機范兒

Copyright © 2007 - 北京沃德斯瑪特網(wǎng)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.All rights reserved 發(fā)郵件給我們
京ICP證-070681號 京ICP備09081256號 京公網(wǎng)安備 1101050203632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