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 CNMO > 評測 > 正文

微機分:從最薄智能機厚度的測量說起

CNMO 【原創(chuàng)】 作者:李小東,孟濱 2014-12-12 05:35
評論(0
分享

  【手機中國 微機分】時間的腳步已經(jīng)邁入本年度的最后一月,2014年也即將由此過去?;仡^去看這一年來智能手機的發(fā)展狀況,可謂迅猛異常,性能強勁的Qualcomm(美國高通公司)驍龍801四核智能手機接連登場,64位八核手機更是高調(diào)來襲。與此同時,手機的制造工藝水準也是提升明顯,使得手機的厚度不斷創(chuàng)出新低。

微積分:從最薄智能機厚度的測量說起

  說到超薄智能機,從今年年初開始,多款主打超薄概念的智能手機先后登場,一再顛覆消費者對于“超薄”的想象。與此同時,更有手機因此而獲得了“吉尼斯世界記錄最薄智能機”的稱號。而本期“微機分”,我們就從最薄智能機厚度的測量說起。

更多熱門文章:

吉尼斯最薄智能手機測量方法

  早在今年9月份,金立手機官方微博發(fā)布消息稱,ELIFE S5.1憑借5.15毫米機身厚度,創(chuàng)造了吉尼斯世界最薄手機紀錄,并因此而獲得了“吉尼斯世界記錄最薄智能機”稱號。事實上,在此之前,鮮有聽聞國內(nèi)智能手機獲得吉尼斯世界記錄認證的消息。與眾多消費者一樣,筆者當時在也疑惑,最薄智能手機的厚度是如何測量?

微積分:從最薄智能機厚度的測量說起
吉尼斯世界記錄最薄智能手機——金立ELIFE S5.1

  就此問題,筆者咨詢了金立手機的內(nèi)部員工。據(jù)該人士透露,測量金立ELIFE S5.1時,采用了吉尼斯方面的測量和計算標準,即多次測量機身的不同位置,從而得出多組機身厚度數(shù)據(jù),并從中選擇最大值(注:機身最厚的地方)、最小值(注:機身最薄的地方)以及中間值,然后再求平均值,最終得到手機的厚度評判值,而金立ELIFE S5.1的平均厚度僅為5.15毫米,即金立官方公布的機身厚度。

微積分:從最薄智能機厚度的測量說起
吉尼斯世界記錄官方微博截圖

微積分:從最薄智能機厚度的測量說起
金立ELIFE S5.1

  聊到這里,或許有人會質(zhì)疑:為何是金立ELIFE S5.1獲得該稱號,而不是其它手機,市面上的主打超薄概念的智能手機豈止ELIFE S5.1一款。那么,接下來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金立ELIFE S5.1手機本身。事實上,與時下眾多智能手機不同,金立ELIFE S5.1采用雙面玻璃設(shè)計,而且后置攝像頭被放置在后置玻璃面板下方,并未凸起,進而呈現(xiàn)了雙面平齊的獨特造型設(shè)計。

微積分:從最薄智能機厚度的測量說起
蘋果iPhone 6凸起的攝像頭

  再看其它智能手機,比如熱門產(chǎn)品iPhone 6、OPPO R5等等,盡管它們機身纖薄,不過其攝像頭均為凸起式設(shè)計,而并非雙面平齊。再結(jié)合吉尼斯的測量標準來說,這樣的設(shè)計,使得它們機身厚度最大值遠遠大于最小值以及中間值,進而使得最終的平均值要高于官方宣傳的機身厚度(當然,這其中還涉及了一個業(yè)內(nèi)的“慣例”,后文中筆者將再做介紹)。

  這,正是唯獨金立ELIFE S5.1,獲得“吉尼斯世界記錄最薄智能機”稱號的原因,不僅僅是該機機身纖薄,更重要的手機雙面平齊,后置攝像頭未凸起。

手機的機身厚度如何定義?

  在了解過吉尼斯最薄智能手機的測量方法之后,手機廠商自身又是如何測量手機的厚度呢?與吉尼斯的測量計算方法一樣,還是有著自己的標準?此刻,想必大家心中也都會有這樣的疑問。就此問題,筆者也咨詢了多名手機圈的業(yè)內(nèi)人士,接下來我們再來說說這個問題。

微積分:從最薄智能機厚度的測量說起
iPhone 6規(guī)格尺寸示意圖(圖片來自蘋果官網(wǎng))

  據(jù)業(yè)內(nèi)人士透露,手機的機身厚度一般在圖紙設(shè)計階段已經(jīng)基本確定,而官方公布的機身厚度大都為圖紙上的理論厚度(注:金立ELIFE S5.1不再此列),而非手機的實測值。同時,由于手機在裝配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間隙,而且不同批次的零部件厚度尺寸也會存在一定差異,從而使得手機整機的厚度會出現(xiàn)一定差值,不過該差值一般會控制在0.02毫米以內(nèi)。

微積分:從最薄智能機厚度的測量說起
華為Ascend P6(聯(lián)通版)實測數(shù)據(jù)(圖片來自“錢老板在路上”)

  上面所說的情況屬于一般情況,同時也存在著特例。比如,華為于2013年曾推出了一款主打超薄概念的智能手機——華為Ascend P6。它的機身厚度為6.18毫米(注:官方數(shù)據(jù)),并被因此稱之為當時的“全球最薄智能手機”,不過微博達人“錢老板在路上”的實際測量數(shù)據(jù)顯示,華為Ascend P6(聯(lián)通版)的厚度達到了6.428毫米。當然,這只是個例?;蛟S,華為有著自己獨特的測量計算方法。

  另外,從金立ELIFE S5.1的吉尼斯測試數(shù)據(jù)可以看到,該機厚度的最大值為5.31毫米,而最小值僅為5.07毫米(注:邊框采用倒角處理)。若是金立官方公布其厚度為5.07毫米,顯然也不為錯。這又牽扯到了另一個標準:官方公布機身厚度時,選取厚度最大值,還是取最小值呢?若是選取最小值,理論上講的通,但有失公允。不過,為了市場宣傳的需要,部分手機廠商確實選擇了這樣的厚度定義方式。

微積分:從最薄智能機厚度的測量說起
智能手機中凸起的攝像頭部分

  說到這里,還有一點需要指出。據(jù)筆者多方了解,在測量機身厚度時,手機凸起的攝像頭部分一般并不包含在內(nèi),而這也是時下業(yè)界的“慣例”。若是算上手機凸起的攝像頭部分,想必市面上不少智能手機的厚度都要增加3毫米左右(注:雙面平齊的金立ELIFE S5.1可以除外),而它們因此也將失去超薄的宣傳噱頭,這顯然不是廠商們所希望的。

結(jié)束語:

  聊到這里,或許會有朋友質(zhì)疑,難道手機行業(yè)沒有統(tǒng)一的規(guī)范或者標準么?就筆者了解,目前確實沒有。各家手機廠商在定義機身厚度時,一般會根據(jù)自己的產(chǎn)品,選擇利于自己的厚度計算標準。當然,也存在選取平均值的廠商,比如金立,也有選取最大值的廠商,比如飛利浦手機。不過這一切,目前僅僅是依靠廠商自己的行業(yè)操守來約束,而非行業(yè)規(guī)范。筆者也期待,相應(yīng)的規(guī)章制度能夠盡快完善,還消費者一個真實的“厚度”!

分享

加入收藏

網(wǎng)友評論 0條評論
用其他賬號登錄:
請稍后,數(shù)據(jù)加載中...
查看全部0條評論 >
潮機范兒
金立S5.1

參考價:¥949

0人點評

Copyright © 2007 - 北京沃德斯瑪特網(wǎng)絡(luò)科技有限責任公司.All rights reserved 發(fā)郵件給我們
京ICP證-070681號 京ICP備09081256號 京公網(wǎng)安備 1101050203632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