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手機中國 評測】自2011年啟動“精品”戰(zhàn)略以來,通過一些差異化的功能創(chuàng)新以及對品質的重視,華為P系列、Mate系列等旗艦機型均收獲不俗的市場好評,幫助華為在中高端市場站住了腳跟。與之對應的則是三星市場份額不斷下滑,Galaxy S6、Galaxy Note系列等旗艦機型并沒有幫助三星止住頹勢。正是基于此種原因,華為余承東已經不止一次的對外表態(tài),華為品牌將會超過蘋果和三星。
Mate 7的成功讓華為再接再厲推出全新的Mate S,售價頂到4000元以上,直接與蘋果三星在高端市場形成了競爭。為了讓Mate S更具競爭力,華為搶先蘋果在Mate S上面使用了壓力感應屏,號稱是“人機交互的革命性技術、革命性的改變、具備顛覆性和前所未有的黑科技”,賦予這款產品更多的誘惑力。
三星目前還沒有跟進壓力感應屏,不過它們有自己的一些設計,例如S6 edge+的雙曲面?zhèn)绕粒@也是一種比較前衛(wèi)的技術。今天我們就通過華為Mate S與三星S6 edge+的對比,來看看華為是否有真的有實力來和三星抗衡。
華為Mate S和三星S6 edge+都是各自最好的產品,其中Mate S采用一體式金屬機身,NMT納米注塑工藝使得三段式設計更加一體化,弧形背殼設計讓側面最薄處只有2.65mm,陶瓷噴砂工藝結合2.5D玻璃帶來很舒適的握持手感;而三星S6 edge+則是采用雙曲面?zhèn)绕?金屬中框的設計,看上去非常個性,只是握持起來有一些咯手感。另外S6 edge+玻璃材質的后蓋相比Mate S的金屬后蓋要脆弱一些,同時非常容易沾上指紋,日常使用是可能需要注意一些。
屏幕方面,兩款手機雖然都使用了AMOLED材質,但是華為Mate S的分辨率是1080p,而三星S6 edge+達到了2K級別,細膩程度S6 edge+要更好一些。Mate S采用虛擬按鍵設計,S6 Edge+則是實體的HOME按鍵,個人感覺拋卻虛擬按鍵還是實體按鍵這個問題不談,凸出的按鍵有些影響一體性美感。
在頂部聽筒、感應器這些細節(jié)設計方面,我覺得華為Mate S的處理要好上一些,聽筒不凸出,而且開孔更加細密,前置鏡頭的開孔對的也更齊整。三星在細節(jié)設計上需要提升,因為在我使用過的S6 edge以及S6 edge+上面都出現(xiàn)了前置鏡頭不居中的問題,對于這個價位的高端旗艦來說,這個問題不應該出現(xiàn)。
從側面來看,Mate S和S6 edge+雖然設計風格不同,但是都擁有超薄邊框。Mate S使用鉆石高光切割工藝,和光線的交互更強一些。
Mate S和S6 edge+均支持指紋識別功能,不同的是Mate S將指紋模塊設計在背面,S6 edge+則設計在正面的Home鍵位置,這也是目前最常用的兩種設計方案,哪種方案更好的爭論也一直沒有最終答案。不過從實際使用來看,S6 edge+需要先點亮屏幕才能實現(xiàn)指紋解鎖,速度上沒有Mate S快。
在指紋功能上,華為Mate S除了指紋解鎖之外,還能夠實現(xiàn)指紋快門鍵、指紋接聽電話、指紋關閉鬧鐘、指紋加密應用、指紋加密保密柜、指紋支付等功能。在指紋模塊下滑可以喚出通知欄、雙擊可以清除通知,左右滑動還可以直接切換相片。三星S6 edge+支持指紋解鎖和指紋支付,在功能上無法和華為相抗衡。
華為Mate S使用的壓力感應屏和三星S6 edge+使用的雙曲面?zhèn)绕潦俏磥淼膬纱蟀l(fā)展方向,在觀感上無疑是S6 edge+更加前衛(wèi)一些,它能夠帶來有著明顯差異化的外觀,看起來非常炫酷,而使用壓力感應屏的華為Mate S在觀感上和普通手機并沒有區(qū)別。
我們再來看下功能,壓力感應屏幕讓人機交互從二維上升到三維,屏幕可以區(qū)分輕觸和重壓的操作。首先,華為Mate S是允許調節(jié)按壓靈敏度的,這種設計能夠讓更多用戶可以適應壓力感應屏的操作。
華為Mate S目前支持的功能包括重壓圖標喚出快捷菜單、重壓代替虛擬功能鍵、重壓圖片快速預覽、重壓圖片實現(xiàn)局部放大、重壓屏幕邊緣快速啟動應用等等。這些功能實際使用起來能夠為日常操作帶來更多的便捷,讓操控更加快速。
基于壓力感應屏還能開發(fā)出一些好玩的應用,例如自帶的趣味稱重,開啟應用后,將重物放置在手機屏幕上,即可當作電子秤使用,當然它的使用范圍有限,但至少是一次創(chuàng)新,證實未來開發(fā)者是能夠在屏幕上玩出更多花樣的。
三星S6 edge+的雙曲面?zhèn)绕猎诠δ苌舷鄬腿趿艘恍袷莻绕灵W光、側屏聯(lián)系人、側屏應用等等,實際上沒有曲面?zhèn)绕烈材軌蛲ㄟ^側邊欄來實現(xiàn),它并非是剛需,并不能真正改變用戶的使用體驗。
就這兩種技術來說,我認為壓力感應屏的發(fā)展前景更好,一方面是技術更加先進,一方面是更多的廠商將加入到壓力感應屏中來;而雙曲面?zhèn)绕粱旧线€是三星自家在用,并不利于普及。
華為Mate S搭載基于Android 5.1.1系統(tǒng)開發(fā)的EMUI 3.1,三星S6 edge+則搭載基于Android 5.1.1系統(tǒng)開發(fā)的Touchwiz,兩個系統(tǒng)都是采用單桌面設計,所有的APPS都在桌面上進行顯示。
安全管理功能是EMUI 3.1更好一些,Touchwiz的功能有些簡單,能做的事情有限,例如權限管理,EMUI 3.1除了可以控制每個應用的權限之外,還可以限制它們自啟動,Touchwiz則僅能管理一些權限。
EMUI 3.1和Touchwiz均提供較全的手勢功能,合理使用可以緩解大屏手機單手操作難的問題,從功能上看,其實相差無幾。
Touchwiz最讓人頭疼的還是臃腫,配備4GB運存的三星S6 edge+開機剩余運存只有1.8GB,而配備3GB運存的華為Mate S開機剩余運存有1.9GB。Touchwiz真是內存毀滅者,對于內存的控制在多個版本上面都沒有得到根本改善。
EMUI 3.1還針對商務人士開發(fā)出一些貼心功能,例如智能情景,可以將傳統(tǒng)的日程管理類應用集合到一起,針對個人的出行、事項安排做出全局統(tǒng)籌、提醒。
指關節(jié)識別技術再次升級,除了指關節(jié)雙擊截屏外,還可以實現(xiàn)“長截屏”和“雙指關節(jié)敲擊錄屏”功能,在商務便捷性上取得了領先。Touchwiz在和EMUI這些國內Android ROM的競爭中并沒有什么優(yōu)勢。
硬件依然是三星最大的優(yōu)勢,S6 edge+采用自家14nm FinFET工藝的Exynos 7420八核處理器,搭配LPDDR4內存和UFS2.0存儲技術,性能確實是目前最領先的。華為Mate S采用麒麟935八核處理器,內存配置3GB RAM+64GB/128GB ROM,這套組合相比三星來說遜色不少,不過據說新一代的麒麟950在性能上超越了Exynos 7420,是否屬實還需要等待麒麟950正式上市。
鏡頭方面,S6 Edge+內建1600萬像素主攝像頭,支持F/1.9光圈、OIS光學防抖和4K視頻錄制;華為Mate S后置1300W像素索尼IMX278背照式鏡頭,采用RGBW傳感器、OIS光學防抖、雙色溫閃光燈和獨立ISP。從拍攝樣張來看,兩款手機都有著很好的成像素質,沒有特別明顯的差距,對于注重手機成像效果的用戶來說,三星S6 Edge+和華為Mate S都是很不錯的選擇。
三星S6 Edge+配備3000mAh鋰電池,華為Mate S則是2700mAh,雖然Mate S的電池容量要小一些,不過實際體驗卻是Mate S續(xù)航更持久,應該是屏幕分辨率和系統(tǒng)優(yōu)化的原因。好在兩款手機都支持快速充電,電量告急時能夠很快的恢復電量。
總結:通過華為Mate S同三星S6 edge+的對比來看,在硬件方面,華為和三星還有一定的差距,不過在用戶體驗方面卻反了過來。在硬件普遍過剩的時代,用戶使用體驗的重要性正變的越來越重要,從這個角度講,華為超越三星并非沒有可能。只是這個過程可能是緩慢的,就像余承東說的,華為趕超蘋果三星是一場長跑比賽,比的是耐心、戰(zhàn)略和定力。Mate S不行,那么就等Mate 8、Mate S2,華為只要堅定的堅持從用戶體驗出發(fā)以及對品質的重視,誰敢說就一定超越不了三星呢?
版權所有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
關于CNMO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站點地圖 | 精英招聘 | CNMO記事 | 家長監(jiān)護工程 | 舉報不良信息
Copyright © 2007 -
北京沃德斯瑪特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.All rights reserved 發(fā)郵件給我們
京ICP證-070681號 京ICP備09081256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632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