蘋果玩盤外招?這次iPhone 8還能按時發(fā)布嗎?
蘋果玩盤外招?這次iPhone 8還能按時發(fā)布嗎?
一直以來,IT界都有“一流企業(yè)做標準、二流企業(yè)做品牌、三流企業(yè)做技術、四流企業(yè)做產品”的說法,而這其中的標準之爭核心就是專利之爭。近期高通與蘋果之間的專利戰(zhàn)愈演愈烈,表面上與以往我們看過的國際大型企業(yè)之間的博弈并無差別,但實質上在高通起訴富士康(鴻海)集團等4家蘋果代工廠拒付專利費后,事件已經升級,成為全球的焦點。
事實上,知識產權早已成為各大巨頭市場博弈的重要工具,在“得專利者得天下”的產業(yè)競爭法則下,眼前利益雖然重要,但并不是重點,誰能夠在專利戰(zhàn)中占據上風誰才能在后續(xù)的發(fā)展中占據有利地位。暫且不論最終結果,但就蘋果讓其4家代工廠拒付專利費用這樣的盤外招,確實讓人很是詫異,略失大企業(yè)風范。
高通大戰(zhàn)蘋果因何而起?
高通與蘋果之間的專利戰(zhàn)爆發(fā)于今年1月份。蘋果在2017年透過聯邦貿易委員會(FTC)向高通求償10億美元,并發(fā)表聲明表示高通收取的權利金,是其它移動通訊專利授權者加總金額的5倍。高通則辯稱,蘋果如果沒有采用高通提供的快速移動通訊連線功能,就不可能打造出大獲成功的商業(yè)產品。
隨后雙方一直保持僵持狀態(tài),直到近期高通于加州南區(qū)聯邦地區(qū)法院提起訴訟,指控為蘋果公司制造其在全球銷售的iPhone 和iPad的四家制造商——富智康集團有限公司和鴻海精密工業(yè)有限公司(合稱為富士康)、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緯創(chuàng)資通股份有限公司和仁寶電腦工業(yè)有限公司——違反了他們與高通之間的許可協議和其它承諾,并拒絕就使用高通向其許可的技術付費。
這里要說明下,由于高通有關iPhone和iPad的許可協議不是直接與蘋果簽署,而是與生產這些設備的代工廠商簽署的,因此它無法直接起訴蘋果拒不支付專利使用費。但實質上這次的訴訟矛頭顯然直指蘋果。
在起訴中,高通指控蘋果“精心導演”了其代工廠商拒絕支付專利使用費的行為。起訴書稱,“除不向被告支付應當支付給高通的專利使用費外,蘋果還唆使被告不向高通支付專利使用費。更有甚者,蘋果還同意為代工廠商因違背與高通的協議而蒙受的損失買單,進一步表明了蘋果的強勢。
有分析認為,蘋果與高通的爭議之所以現在才爆發(fā),原因與5G即將推出脫不了關系,因為蘋果與其它手機廠都希望在5G普及之前,與高通協議新的授權費用。
利益攸關寸步不讓比拼雙方決心
對于高通來說,它是一家技術企業(yè),專利就是其核心發(fā)展力,同時也是其利潤的主要來源,涉及企業(yè)根本利益及核心價值的專利當然不能允許蘋果任意踐踏。
對于蘋果而已,iPhone的高利潤是蘋果每年利潤的核心,但由于近些年缺少令人眼前一亮的創(chuàng)新產品、技術,讓其發(fā)展大大減速,從多方面考慮蘋果必須奮力反抗避免任何情況的利潤減少。而專利費確實是其一筆龐大的支出。
有分析指出,高通是否會通過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尋求禁令還有待觀察,但并不排除這種可能性。而一旦高通擁有更多勝算,蘋果可能會選擇坐下來解決問題,畢竟iPhone 8假如因為進口禁令推遲發(fā)布,無論推遲時間多短暫,蘋果的股價可能會面臨巨大打擊,這是蘋果無法接受的。
知識產權律師游云庭在與《證券日報》記者交流時表示,根據專利法規(guī)的規(guī)定,生產是法定的侵權專利的方式之一。對于這些訴訟,如果高通的專利確實成立,勝訴應該沒有什么懸念。但對于蘋果方面來說,這些訴訟可以看作是高通對蘋果的敲打。
繼續(xù)閱讀與本文標簽相同的文章